Powered By Blogger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冬訪聖城(5-7)___死海





海水的顏色,我不說,你也看出,藍。
藍得很均勻,藍得很濃,藍得很寂靜。
歷史的記載中,是沒有『死海』的這個名字。
由於在以色列的東方,稱為『東海』或是『鹽海』。


海的盡頭,看到聖經中的以東地,
在今天的約旦王國領土內。
以東,是『紅』的意思。
整片以東,是紅色的土壤,
夕陽照射下,更顯紅豔豔的。
地土與大自然景象,帶給猶太人的教導,
世世代代地流傳著。

沿著死海,看不到什麼長青植物,
大多,是乾黃的景象。
這邊已經是負海拔了,
白天的氣溫比起北地或前幾天的行程,熱些,
下車,卻還是要穿上大外套,
因為風是冬季寒冷的。

海岸線上,有時會出現白色的灘,
是結晶鹽灘,死海的鹽分,
遠遠高出各地海水的鹽分濃度,不適合生物。
美麗的死海邊,廣大無垠的曠野,
看不到生命的躍動,有些詭譎。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冬訪聖城(5-6)___死海古卷







死海邊的景象是非常獨特的,
一邊是死寂的藍,
另一邊是安靜的土黃,
中央,貫穿著一條公路,
似乎是海線,
其實是深在乾旱的曠野裡。



我們到了昆蘭山洞,
第一本聖經的手抄本,就是在這裡被發現。
舊約除了『以斯帖記』以外,


昆蘭山洞找到了所有舊約書卷及外典偽經,
上圖的洞,就是發現完整『以賽亞書第53章』的著名第4洞。




為了更加瞭解這批古卷是如何被發現的,
張老師催促進入館內看說明。

走進博物館內,
一行人安靜迅速找位子坐下,
眼前的show隨即出現。



1947年一位少年牧羊人的羊跑進了死海旁的山洞內,
為了趕羊出洞,便擲了一顆石頭打破了藏在洞裡的瓦罐,
其餘的瓦罐便一一在各個山洞內被發現,
古卷、經書、殘篇,羊皮的、草紙的,
一共約四萬份,終於重見光明。


昆蘭這邊,主要是參觀考古地點與做影片解說,
大部分找到的經卷殘篇,
都收藏在耶路撒冷的博物館保存,
或是我們曾經去過的以色列博物館地下室
與約旦王國的安曼博物館內。


幾天前參觀以色列博物館時,
曾經看到了不少經卷,
鎖在溫濕度嚴格控制的館內玻璃櫃中,
有完整的羊皮書卷,
也有殘破不堪,以碎片拼湊出舊約的經文殘篇。
鑑定後,確定這批古卷是公元前250~170年間的古物,
距離今天,2000多年了。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冬訪聖城(5-5)___耶利哥古城




比起曠野,耶利哥真的是擁有相當多的水源與物產。


耶利哥是位於海拔下大約300米處,十分炎熱,但是地下水泉豐沛。
由上往下,放眼盡都是一片綠,許多房子甚至是隱身在花園庭院中,
古城耶利哥的美與富裕,卻在現代耶利哥的邊緣以荒涼呈現。


考古學家曾經因為挖掘不到耶利哥遺址,一度懷疑耶利哥故事的真實性,
經過了40年前仆後繼的開挖,才找著真正的耶利哥古城。


進入耶利哥古城,需要購票入內,跟著老師,一起步上石堆。
耶利哥古城,在我們的腳下鬆軟而空無一物,
城牆分內外,已經看不出牆的樣式,徒留土堆。
舊城很大,還有許多遺跡仍在地底下待開,
這供我們參觀的遺址,跟河谷平原的肥沃景色,截然不同。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冬訪聖城(5-4)___試探大餐








右手邊的山腰上一棟白色建築,是修道院,是試探山的原址。
中午時分,回望了一眼試探山,想著耶穌基督40天禁食受到試探,
我們卻走進一家餐館,享用中東美食,是諷刺的。



一進去,偏偏菜色多到握著餐盤,不知如何下手。
炸雞、什錦蔬菜、豆泥沙拉,配上炒飯、義大利麵和比薩餅,
炸豆泥肉丸、烤肉串、烤馬鈴薯、炸口袋餅以及各式各樣的中東酸冷菜色,
讓我訝異,人的需要其實不大,卻輕易讓自己處在充滿誘惑的環境裡。


這些天的衝擊,食慾一天比一天差,說是沒有飢餓感更貼切,
想的事情太多、太深,沒有辦法把心專注在飲食上,
訝異自己的不飢餓...,非常訝異...!


飯後,依然可以拿取水果,今天是柳橙或柳丁,不知道此地叫什麼?
姊妹們吃過以後評語是,不太甜。聽完,我不太知道該如何反應。
中東的飲水極缺乏,每天的飲水,都是飯店或餐館用配給的,
如果要到商店買飲水,一瓶要價6~7美元,十分嚇人!
我,卻在這個時候沒有飢餓感,連口渴的感覺也正在消失中。




不想讓弟兄姊妹擔心,我還是拿了一些食物,少少的,意思意思的。
這許多年,都自認嘴很刁,能嚐出極品與珍饈,
美食與烹飪,也一直是我的壓箱寶,頗為自詡。
但是,今天的情緒影響了我的味覺與嗅覺,完全食之無味,令我恐慌。




我到後邊拿了一碗米布丁,撒上肉桂粉開胃,
姊妹們都說:『讚!好好吃!』
我勉強吃下去幾口,微笑點頭說:『嗯,好吃。』


一頓試探山旁的試探大餐,終於告尾聲。


冬訪聖城(5-3)___曠野另一角




好可愛的駱駝,眼睫毛好長唷!
中東的駱駝是單峰的,雙峰駱駝聽說只有中國才有,
這曠野的駱駝也是倍都音人的財產,是他們的動產。


倍都音人的一隻羊價值約600美元,
曠野中,看見50隻、100隻羊或吃草,或奔跑,並不奇怪,
由羊群數量以及其他牲口數量,可以評估他們的財富。


中東地區的單峰駱駝,會在峰肉上加蓋好幾層毯子,
峰肉的前後,也會裝上把手可以讓騎乘者牢牢握住。
我喜歡欣賞駱駝的服裝,看出主人的心思...。
這隻,在毯子邊上,
縫了許多色彩不同的毛流蘇,搶眼得很!


蹲了下來,在石頭底邊看見了蝸牛,翻開後竟發現是活的,活在猶大的曠野。
石頭下的土似乎不那麼乾鬆,蝸牛也靠著這短暫的潮濕地土,繁衍生命。


走到山壁旁,望著自己的影子投在曠野的土石上,心情激動了起來,
想著自己在台北的舒適與猶大曠野的乾渴,
思考著生命中有沒有捨不下的羈絆與糾葛?
我會選擇像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一樣,將沃土給別人嗎?
面對生命中的荒漠與乾旱,我有信心相信神的帶領嗎?

禱告著,流了一臉的淚水,這一路上的搥擊,讓我更加認識了自己。

冬訪聖城(5-2)___猶大曠野



真的是___『曠』野...。
向陽面,連綿不絕的沙丘與礪石,一片荒蕪,
黃土的世界,竟延伸到望不盡的天邊。
老師,在我的後邊發出問題:『這邊景色棒吧?』
大夥兒異口同聲:『棒!』
『要你們住在這兒,你們要嗎?』
此起彼落的:『不要!』夾雜著笑聲。


亞伯拉罕當初跟姪兒羅得,便在此分家,
羅得選擇了約旦河邊肥沃豐潤的河谷平原,留下了黃漠。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
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
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
.....
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
亞伯蘭就對羅得說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
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
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背陽面的坡上,偶而會長出一些短草或灌木,
每當下完雨,黃土坡會立刻冒出新芽與小草,但是太陽一曬,就枯乾。
這個『猶大曠野』,連同更南方的『尋曠野』,通稱為『南地』,
地形與景觀,大概就這樣了,無法有更精彩的描述,
可想倍都音人的生活是相當艱困的...。

冬訪聖城(5-1)___倍都音人




這是倍都音人和他的毛驢。
倍都音人,就是這個地方牧羊人的一種稱法,
他們幾乎都是居住在穹蒼大地裡、星空月光下,搭著帳棚。


不論是大小孩或幼童,都會跟著父親學習騎馬、牧羊、搭帳棚,
在成年之前,學習做一名真正的倍都音人,但是,沒有女孩。
這個小弟弟正被父親教導如何騎小毛驢,
父親只有將他抱上驢子背,其餘靠自己,
看得出他自己的奮力和父親的放空。
雖然與台北比起來,生活物資極缺乏,
但是倍都音人心中的逍遙,就不是我們能享用的了。


我偷偷地,拍下了這張照片,No flash,no sound ,
如果跟他們要求拍照,一律是『One dollar』的代價。
不是我小氣,這趟旅程,我並沒有帶什麼旅費花用,
只能縮緊荷包,純欣賞了...。


揮別了伯利恆,由一條南北向的公路直奔曠野。


從高地往南,越接近死海,氣溫越高,
由於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目前海拔 - 420米,
讓我們一路上得要吞咽口水,維持耳內外的平衡,才舒服。
座椅上的保特瓶礦泉水,已經因為氣壓的變化,瓶身略顯凹陷。


彷彿才嗅過高地的新雪,就已經身處海平面以下200米的道路上了。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冬訪聖城(4-12)___伯利恆,再見了!




這位仁兄,兩道眉毛長到一塊兒了,
長度拉直的話,應該有眼長的兩倍吧!
從第一個大雪深夜,到今天為止,都是他一個人幫我們打理行李。


這巴勒斯坦的觀光飯店,要能夠有足夠的人力,一定困難,
連基本的出入,都要通過非常嚴格的檢查,
巴勒斯坦的居民,也不被以色列允許入境工作,
要維持一間觀光飯店,沒有一些人脈管道,還真艱辛呢...。


有那麼一點莫名的失落,想念著昏黃神秘的樓梯,
曲折寒冷的長廊;想念每天早晨的羊奶油塗麵包,又黑又香醇的咖啡;
想念鹹得要死的豆子湯,配上冷~冷~的菜和好吃的口袋餅;
想念每天早晨從餐廳往樓上飄的麵包香,一直繞到房門外;
想念親切認真的門僮以及他的制服;
當中最不捨的,是那一床乾爽、柔軟、細緻、雪白的___
羽絨被和六個枕頭...。

後會有期了,傳說中的伯利恆...。


冬訪聖城(4-11)___主誕教堂




主誕教堂頂的鐘樓,安靜地睥視穿梭在殿裡殿外往來的人潮。
耶穌基督在此誕生,讓人類歷史發生從未有過的震撼,直到今日。
所有的教堂幾乎都難逃戰火摧殘,唯獨這一間,有1500年的歷史了。


原本該有的門,是依然看得出形狀的拱型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把門改小,信眾將錯就錯,稱為『謙卑門』。
我們入境隨俗,用屈著的身子,敬虔穿過謙卑之門,
探訪2000多年前在此發生的事蹟。
一樣,舉凡聖地的教堂,室內光線都是很暗的。
兩側牆面上,有馬賽克的古老壁畫,
雖然沒有全部被翻出來,但依著目前看到的作品,
可以想像全盛時期的榮景。

此地所有的古蹟,都因為後期的建築直接將地土填高,
所以每一個景點,都必須再進入地下室,才能夠看到。
另一個特點,就是到處都用鐵鍊懸吊著燈,真的是很有特色。

冬訪聖城(4-10)___芥菜種的果實














每顆果實,大小不超過一顆玉米,比綠豆大些,
將果實剝開後,可以用手搓,芥菜的種子會掉下來。


許多年前,曾經看過一罐芥菜種子,
灰褐色,比小米還要小,
原本期待另一位同伴會將果實都搓出種子,
沒想到她太累,放棄了,所以現在沒有種子照片供大家參考。


" 你們若有信心向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
『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它也必聽從你們。 "
可以揣摩的是,耶穌用芥菜種來比喻信心,
是非常有說服力與震撼力的!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冬訪聖城(4-9)___希律堡


2000年來,找不到大希律的墳墓,
老師說我們非常幸運,因為,

最近才剛剛找到希律王的墳墓。
(聖經當中,將兩歲以下的男孩都殺死的希律王)


希律堡,位於猶大曠野的一座山頂國家公園。
如果還能登高鳥瞰,希律堡是圓形的。
四個角落,各有一座碉堡,

東方的碉堡是巨型實心堡。



沿著石梯而下,大希律建的羅馬浴室還依稀可見,是三溫暖的,
再往前走一段,還會遇到一個藍色的牌子,是潔淨池。









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在石灰岩當中找出聖經中的『火石』,
我也撿了一塊帶著,果然是鋒利的。


這地方每一塊開挖出的石頭,
全都編上號碼,
為大希律堡的歷史做紀錄。




遠方的天,出了些變化,
微涼的日頭從裂開的雲縫灑下,
在山腳下的平原,照出兩塊比較亮的光,
像是探照燈遍地搜尋。


之後,裂縫增大,微涼的日頭強度也增加,以傾倒的方式,
為希律堡腳底下的平原,抹上一層暖意。


冬訪聖城(4-8)___火石



火石,敲碎後的邊鋒很利,可以想像真的能當作刀來用。


在以色列的石灰岩中,一種較紅褐色的、半透明的,就是火石。


它是自然形成,夾在石灰岩中,基本上都蠻大塊的,
如果拿來切割成工具,變化也比較多。


另一個角度觀察火石...,
看起來像是切割過,其實是一整塊岩石,完全未經過切割,
它的鋒利,是渾然天成。


居然可以這麼整齊的鑲在石灰岩的偏下方...。

冬訪聖城(4-7)___街頭塗鴉




認份的女人心,看得到...。
由伯利恆出安檢站,會有一面高牆,牆面有三幅巨型塗鴉,
這一幅很特別,除了畫出靈巧的雙手做女紅,
在長流蘇的下方,還釘上了一些布面口袋,
只是,車行速度快,又轉彎,不知道袋子裡塞了什麼?
衝突的生活需要,看得到...。
咬牙溫順的白羊,驚恐地流淚,我不認為是拖車的重量讓牠覺得辛苦,
倒以為在牠的蹄上穿溜冰輪鞋,才是使白羊害怕的東西。
牆後,是拉結的墓,無法參觀。
駱駝背上,兩隻羊;駱駝腳上,一堆人。
都很危險,不是嗎?
你看到什麼?

冬訪聖城(4-6)___以色列的水果



以色列的荔枝。

當地人其實不容易吃到這美味的水果,
大多都銷往國外。
第四天在希伯崙地,
我們的中餐有這麼一道甜品,
肉質非常細,無硬的纖維,
甜度很高,香味也道地,
而且,juicy juicy 唷!

忍不住,還是在吃光以前,先拍張照,
這才發現,它的肉心是紅橙色,
從裡到外透著漂亮的色,真是可口...。


冬訪聖城(4-5)___麥比拉洞門禁森嚴




塊頭小些,沒能參加哥哥們的丟雪球遊戲,
坐在石頭上看,有些落寞。




為何天可以這麼清澈晴朗?讓地上久久不融的白雪顯出對立。
麥比拉洞的上方,建蓋了一座很大的建築物,內有回教的敬拜廳,
女性入室要脫鞋,參觀前必須由牆上取下一件咖啡色的連帽袍子,
穿在身上。









不免俗,我也欣然接受,入境隨俗地穿上袍子,
只是後腦杓紮了一個高馬尾,惹得帽子一直脫落,
果然,一位男子走向我,
未經過我的同意就自行動手將帽子蓋上我的頭,
嘴裡還叨叨唸著:『You're no good.』。我點頭道歉示意。
才一轉身,帽子又脫落,真是尷尬...。


進這座殿堂前,一定要做安檢,
這情況我似乎已經非常習慣了,
這邊的安檢人員都是職業軍人,
荷槍實彈,行頭不少,表情也嚴肅。
直到離開前,大夥要求跟他們合照,
才見到他們靦腆的笑容。


在大門口,以色列的大兵站著擺pose,
冷冷地瞄了我一眼,讓我拍照。
他有槍,我不敢靠太近,
也怕從車子裡衝出一堆阿兵哥。



這邊的氣氛是詭蹫不安的,因為明明是巴勒斯坦人住的地區,
卻交由以色列的部隊控管政治與安全,是一種不自由的氣味。

冬訪聖城(4-4)___麥比拉洞與祖先們

希伯崙的山路上,Said的遊覽車奔馳著,
景,變化得很快,像是無聲電影。




6、7歲的一個小巴勒斯坦男童,東張西望,
指間,夾了一根未點過的香菸,
發現路上空無一人,正準備打火偷抽煙,
幸運地被我做了記錄。


麥比拉洞離這不算遠,有列祖列宗的墳墓。
司機Said是巴勒斯坦人,
會用阿拉伯語以及希伯來語,40歲,3個兒子。
很友善,親切又帶點幽默,崇拜阿拉真神,但是也尊敬耶穌基督,
他最誇耶穌的部分是___耶穌教導門徒要『愛人如己』。



現今的麥比拉洞,
已經是一座清真寺。
麥比拉洞的上方加蓋的建築,
掛了牌子,我完全看不懂,
亭子的中央地上,
立了一座矮的花型平台,
中央有鐵蓋。


老師說,這就是麥比拉洞。
哪裡? 在哪裡? 為什麼看不到呢?

因為,我必須進前去眼睛由上而下,對準鐵蓋,
視線必須穿過這些小孔,才能發覺地底乾坤。

你,看到了嗎?麥比拉洞。
我試圖將這些墳墓一一牢記,
但是真的不能相信,
腳一出麥比拉洞,
就立刻將所有墳墓的名字
忘得一乾二淨了。




總之,有亞伯拉罕、撒拉;以撒、利百加;
雅各、利亞(拉結葬在伯特利),
只能大概知道,他們都葬在麥比拉洞。